我们经常说,教育孩子要注重过程,结果好坏并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孩子在过程中学习到什么。
可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却比谁都重视教育孩子的结果。
比如,宝宝,今天旅游的景点很多,不要耽误时间,要快点走,争取一天内玩完;
宝宝,树叶的形状画错了,应该这样画。
宝宝,我们每天读2页绘本,两周后,我们就能读完一本了;
可是,这样达到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?
这样的结果真的有效帮助孩子了吗?
或者说,未达到这样的结果,孩子就是没成绩的吗?
不一定。
上周,我和张小凡一起带孩子去世界之窗玩。可能我们是游客当中最奇葩的三个人吧。
宝宝第一次哭喊着不敢走悉尼大铁桥,怎么劝都没有用。无奈的我们只好把孩子抱着走过去。
但我们又不甘心,总想让孩子勇敢地跨出这一步。
于是我们回头,怂恿着挑拨她,你看,走过来不是没事嘛。
孩子开始有点动摇了,我们牵着她,踉踉跄跄地开始尝试;
到后来却越发上瘾,我们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才离开。
即使花费了不少时间,却着实锻炼了孩子的胆量。
去到欧洲区参观白宫也是。
孩子干脆驻足停留欣赏白宫,独自一个人摸摸石碑上的字,看着白宫,安静地思考起来,直到张小凡实在按耐不住跑去问孩子在思考什么?
孩子说,“为什么美国总统要住在这么小的地方?”
哈哈,一句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。
但更让我们极其兴奋地是,发现了孩子不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了每一个景点,而是在认真思考,这个景点是什么?有谁居住?为什么会住在这!
后来我们和另外的朋友聊天说起这件事。
朋友突然间恍然大悟,她带孩子游玩世界之窗,一路上都在催促孩子,“宝宝,快点,我们还有好多景点没有参观呢!”
于是,他们在一天的催催催中游玩了整个世界之窗,回家后孩子却对里面的景点全然没有什么印象。
注重好的结果,却忽略了过程,往往得不偿失,这才是最可怕的。
张小凡有句话说得很对。带孩子旅游的核心,是让孩子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,探索世界。
如果他们探索的方式是摸摸小石头、目不转睛地盯着瀑布溪流,身为家长的我们,也不妨慢下来,问问孩子在思考什么,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帮助他们一起了解世界。
朋友南小南就讲了这么一件事。
有一天下课,一位家长跑到办公室质问她,为什么孩子的画只有一团灰色。
南小南这才回忆起,那天上课的时候,男孩本来用来五颜六色描绘了一整块长方形,底下还画了几个小朋友。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到,这是幼儿园,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游戏。
突然间,他用灰色颜料把所有的图案都涂抹掉。朋友问他为什么。他说,发生地震了,所有的房子都倒塌了,小朋友们都赶紧逃跑,一切都没有了。
那一年,刚好是08年汶川地震后新闻报道的那几天。
在我们看来“乱涂乱抹”涂鸦式绘画的孩子,真的就是绘画结果不好的宝宝吗?
我想未必。只是当身为家长的我们,小看了这些看似不好的结果,却不知这背后是孩子想象空间爆发的过程。
他们会通过绘画去表达对这个世界发生的一些事物的思考和理解,去表达他们内心诚挚和真切的感受。
我不希望孩子成为一流的标准宝宝。这句话是张小凡说的。
他是一个特别会教孩子的人。
孩子想画树,他不会告诉孩子,树叶是绿色的。
而是告诉她树叶不仅有绿色的,秋天会变成黄色,有些大树只有树干,一片叶子都不会有,那叫树桩了。
孩子不会画高楼,他不会一味地告诉孩子,高楼的轮廓是长方形的;
而是告诉她:这个世界的建筑物有很多种,不仅有长方形的,国家体育馆是鸟巢状的,迪拜的旅馆是钻戒状的;
如果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形状,你都应该自己去试一试。
他不希望孩子是一个合乎标准和规则的一流宝宝。却很是希望孩子是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,任想象是横冲直撞,肆意驰骋,不受思维束缚。
是啊,如果我们一味地以大人的视角和思维,去告诉孩子事物本身的模样,结果一定是美好的,因为这种结果符合了大人的规则和标准。
但这种结果却固化了孩子的思维,限制了他们的想象。这是我们最不愿见到的,却总是在无意中悄然推动了。
世界发展得太快了,我们难免会变得些许浮躁,做事也好,教育孩子也罢,都会越发变得重视快,重视结果。
那么每当我们想教育孩子的时候,不妨先让自己慢下来,淡化结果,不去想结果,专心一致地陪伴孩子的每个过程,注重在过程中学习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