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深圳国学夏令营第20天】我们和孩子共赋古诗词!

【金谷•华夏鸿儒国学夏令营】

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读诗,读诗有什么作用?相信我们和孩子共赋古诗词的20天里能给您一个答案!

 

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!

在今年的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,董卿引用毛主席这句话,把它献给所有热爱中国古诗词的选手们,称赞他们为未来的希望。

而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一举夺得诗词大会桂冠的16岁才女武亦姝。

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中,主题字是“月”字,她说出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。

虽被提示诗句重复,然而却不慌不乱,微笑吟诵出《诗经》里《七月》的名句: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一句诗里包含四个“月”字。

是啊,16岁的她,拥有着至少2000首古诗词的储备量。着实让众人惊叹不已。

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在哪?为何能让武亦姝如此痴迷地爱上古诗词。

 

在一次采访的过程中,武亦姝说,“她并不是纯粹靠死记硬背的诗词复读机,而是发自内心真正热爱中国古诗词,古诗词里有太多“现代人完全给不了的感觉”。

陆游一句“我与狸奴不出门”就能让她喜笑颜开,仿佛看到了那个天气不好就不出门,在家摸猫的陆游,赞叹“多么可爱的一个人!”

 

她也爱苏轼,感觉读东坡词能让人有好心情,苏轼可以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,不知不觉中,这种豁达的人生观也让她有勇气笑对各种挑战。”

难怪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会对她做出如此之高的评价:“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。

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,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,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,诗意就出来了,这就是所谓的‘腹有诗书气自华’。”

而在百人团挑战赛里,一位13岁的女生侯尤雯,同样因诗词的美好气质,成为众人欣喜和赞叹的对象。

 

她说,“自己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,因为对于古诗词她是“自学成才”。奶奶在她1岁时教她认字,2岁多开始教她读诗,小学五年级时,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几乎滚瓜烂熟。”

这就是00后们对古诗词的热爱,不带任何功利的由衷喜爱!而这种喜爱,最为难得。

 

今天,我们同样把这句话献给在夏令营诵读古诗词的孩子们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!

很多家长都会想问:

1.孩子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词,有什么用?

 

一个人的气质里,藏着她读过的书。

我们培养孩子懂得欣赏文化之美,欣赏语言之美,欣赏情感表达的韵律之美;

培养一个人的优雅谈吐,一个人的得体举止,一个人能诗意地生活在自己所热爱的土地上,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?

2.孩子不懂古诗词表达的含义,为什么还要读诗呢?

 

年纪小的孩童对于古诗词大多是一知半解,可别说是小孩子了,诗中所承载的是诗人一辈子的人生阅历,就算是我们大人们也不一定能完全感受到诗人作诗的那般心境。

可又如何呢?

知乎网友slivan说的特别好:

当有一天,孩子们在春天看到芳草丛生,突然才明白,什么是“浅草才能没马蹄”;

夏天池中荷叶翻起层层碧波,知道了什么是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;

秋天满地落叶,凉风骤起,知道了什么是“草木摇落露为霜”;

冬天万里雪飘,寒风凛冽,明白了什么是“寒樱枝白是狂花”。

当下的不理解却能化为心中的沉淀,当有一天你遇到相似的情景是,这种“共情感”有多么弥足珍贵。

把古人当成朋友,体会着他们的体会,感受着他们的感受,共情着他们的共情,似乎我们才慢慢对人生有新的感悟。

当然我最为赞叹的是,古诗词永远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启迪: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不是教会我们要时刻坚定自己内心吗?

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不正是告诉我们一身浩然正气最是难得,最是我们应当推崇的吗?

最后再分享一句诗词:

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

愿这句话能永远藏进孩子们的心底里,愿我们都在最好的时光里惜取少年时,做生活的有心人,用心品味生活点滴。